
《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出,在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堅持審慎理財原則的前提下,今年將延續多項稅務優惠及惠民措施,包括完善現金分享制度,調升養老金、敬老金、普通及特別殘疾津貼、結婚津貼、出生津貼、醫療券金額,以及新增育兒津貼等。 在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後,適時完善現金分享制度,將節省的開支用於增進民生福利和促進社區經濟發展上,符合條件的永久性居民每人獲發10,000澳門元(下同)、非永久性居
社會工作局將於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舉辦“居澳敬老金受益人問卷調查”活動,以了解居澳敬老金受益人的居住狀況,並為他們提供所需資訊和轉介服務。 現時,社會工作局的敬老金受益人資料庫中,只有受益人的居住地址資料,因此無法知悉受益人的居住狀況,尤其是否屬獨居或兩老家庭。為了加強為居澳敬老金受益人提供所需服務,社會工作局透過舉辦“居澳敬老金受益人問卷調查”活動,進一步收集居澳敬老金受益人的居
澳門特區政府為體現對長者及殘疾人士的關懷,將於10月中旬向合資格人士發放敬老金及殘疾津貼。 2024年度敬老金將於10月17日發放,金額為9,000澳門元,符合資格且完成審查共130,641宗,總發放金額約十一億七千五百七十六萬九千澳門元。 2024年度殘疾津貼將於10月18日發放,普通殘疾津貼金額為9,000澳門元,共有12,487宗;特別殘疾津貼金額為18,000澳門元,共有5,630宗;總發
社會工作局提醒本年度尚未辦理在生證明手續的殘疾津貼受益人,以及尚未辦理在生證明手續且居住在澳門地區以外的敬老金受益人,需盡快辦理本年度在生證明。已辦理上述手續者無需重覆再辦。 上述人士倘於本年8月31日或之前完成在生證明,可如期於10月獲發殘疾津貼及敬老金;倘於8月31日後辦理,相關款項將於稍後發放。居於本澳的敬老金受益人無需辦理在生證明手續,可如期獲發敬老金。如欲查詢在生證明資料,可登入 htt
澳門特區政府為體現對長者的關懷,凡年滿65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可申請敬老金,本年度金額為9,000澳門元,將於10月份發放,預計超過10萬名敬老金受益人受惠。凡持有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且於2024年內年滿65歲的長者,可向社會工作局辦理敬老金申請,已辦理上述手續者無須重覆再辦。 此外,為公帑管理及跟進受益人狀況的目的,社會工作局會定期進行“敬老金受益人核查工作",2024年抽查個案約600宗,
社會工作局協助特區政府向符合資格的敬老金和殘疾津貼受益人發放2024年的現金分享款項。 殘疾津貼受益人和凡居住在澳門以外地區的敬老金受益人,倘於本年6月16日或之前完成在生證明手續,可如期於7月獲發放現金分享;若及後辦理在生證明,則可於完成手續的翌月底獲發放現金分享。受益人辦理在生證明的狀況,可透過一戶通、網頁,或於「澳
為體現對長者及殘疾人士的關懷,特區政府將於10月中向合資格人士發放敬老金及殘疾津貼。 2023年度敬老金將於10月19日發放,金額為9,000澳門元,符合資格且完成審查約有121,960宗,總發放金額約十億九千七百六十四萬澳門元。 2023年度殘疾津貼將於10月20日發放,普通殘疾津貼金額為9,000澳門元,共有11,253宗;特別殘疾津貼金額為18,000澳門元,共有5,389宗。總發放金額約一
社會工作局提醒本年度尚未辦理在生證明手續的殘疾津貼受益人,以及尚未辦理在生證明手續且居住在澳門地區以外的敬老金受益人,需盡快辦理本年度在生證明。同時,被抽查的敬老金受益人需盡快辦理核查手續,以免影響有關津貼的發放,已辦理上述手續者無需重覆再辦。 倘於本年8月31日或之前完成在生證明,可如期於10月獲發殘疾津貼及敬老金;倘於8月31日後辦理,相關款項將於稍後發放。居於本澳的敬老金受益人無需辦理在生證
澳門特區政府為體現對長者的關懷,凡年滿65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可申請敬老金,本年度金額為9,000澳門元,將於10月發放,預計敬老金受益人有超過10萬名。 凡持有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且於2023年內年滿65歲的長者,可向社會工作局辦理敬老金申請,已辦理上述手續者無須重覆再辦。此外,為公帑管理及跟進受益人狀況的目的,社會工作局會定期進行“敬老金受益人核查工作",2023年抽查個案約181宗,並於
社會工作局協助特區政府向符合資格的敬老金和殘疾津貼受益人發放2023年的現金分享款項。 殘疾津貼受益人和居住在澳門以外地區的敬老金受益人,倘於本年6月15日或之前完成在生證明手續,可如期於7月獲發放現金分享;倘於及後辦理在生證明,則可於完成手續的翌月底獲發放現金分享。有關受益人辦理在生證明的狀況,可透過一戶通、網頁,或於
為弘揚敬老愛老和奉獻精神,以及向社會大眾傳遞關愛弱勢的正面訊息,司法警察局聯同“司警局大廈防罪之友”和“司警局婦女防罪之友”會員、社區安全青年領袖及滅罪小先鋒學員前往氹仔區探訪獨居長者,送上新春福包和節日祝福,並溫馨提醒長者們提高防罪警惕,勿讓不法份子有機可乘。 送長者祝福與關懷 探訪活動前,司警局人員聯同二十多位大廈防罪之友和婦女防罪之友會員、社區安全青年領袖及滅罪小先鋒學員於司警局總部大樓進行
為體現對長者及殘疾人士的關懷,特區政府將於10月下旬向合資格人士發放敬老金及殘疾津貼。 2022年度敬老金將於10月20日發放,金額為9,000澳門元。符合資格且完成審查約有110,800宗,總發放金額約九億九千七百多萬澳門元。 2022年度殘疾津貼將於10月21日發放,普通殘疾津貼金額為9,000澳門元,共有10,662宗;特別殘疾津貼金額為18,000澳門元,共有5,232宗。總發放金額約一億
社會工作局提醒本年度尚未辦理在生證明手續的殘疾津貼受益人,以及尚未辦理在生證明手續且居住在澳門地區以外的敬老金受益人,需盡快辦理本年度在生證明。已辦理上述手續者無需重覆辦理。而居於本澳的敬老金受益人亦無需辦理在生證明,可如期獲發敬老金。 倘於本年8月31日或之前完成在生證明,可如期於10月獲發殘疾津貼及敬老金;倘於8月31日後辦理,相關款項將於稍後發放。如欲查詢在生證明資料,可登入
澳門特區政府為體現對長者的關懷,凡年滿65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可申請敬老金,本年度金額為9,000澳門元,並將於十月份發放,預計敬老金受益人有超過10萬人。 凡持有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且於2022年內年滿65歲的長者,可向社會工作局辦理敬老金申請,已申請的人士無須重覆辦理。此外,為對公帑管理及跟進受益人狀況的目的,社會工作局會定期進行“敬老金受益人核查工作",2022年抽查個案約740宗,並於
社會工作局協助特區政府向符合規定的敬老金和殘疾津貼受益人發放2022年度現金分享款項。 殘疾津貼受益人和居住在澳門以外地區的敬老金受益人,在完成在生證明手續後,可獲發本年度現金分享款項,具體安排如下: 殘疾津貼受益人/居住在澳門以外地區的敬老金受益人 完成2022年度在生證明時間 2022年度現金分享款項發放時間 1月1日至3月15日 4月初 3月16日至3月
行政會完成討論《2022年度現金分享計劃》行政法規草案。 基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反覆,對本澳經濟復甦帶來不確定性,為紓解民困,在《2022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特區政府堅持民生福利開支不減少,繼續實施上一年度的稅務優惠措施,並延續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及現金分享計劃等多項惠民措施。在本年度現金分享款項發放安排方面,特區政府決定按以往兩年提前發放的做法,於今年四月起依次發放。 根據2022年財政年度
特區政府提醒殘疾津貼受益人,以及居住在澳門以外地區的敬老金受益人,需每年辦理在生證明,才可獲發相關津貼。如欲查詢在生證明資料,可登入一戶通帳戶、網頁 ,或於「澳門特區社會工作局IAS」微信服務號查詢。而居住在本澳的敬老金受益人無需辦理在生證明。 本年度需辦理在生證明的殘疾津貼及敬老金受益人合共34,900人。截至2022
為體現對長者及殘疾人士的關懷,特區政府將於10月底起向合資格人士發放敬老金及殘疾津貼。 2021年度敬老金將於10月28日發放,金額為9,000澳門元。符合資格且完成審查約有101,800宗,總發放金額約九億一千六百二十萬澳門元。 2021年度殘疾津貼將於10月29日發放,普通殘疾津貼金額為9,000澳門元,約有9,633宗;特別殘疾津貼金額為18,000澳門元,約有5,555宗。總發放金額約一億
社會工作局提醒本年度尚未辦理在生證明手續的殘疾津貼受益人,與尚未辦理在生證明手續且居住在澳門地區以外的敬老金受益人,需盡快辦理本年度在生證明。同時,被抽查的敬老金受益人需盡快辦理核查手續,以免影響有關津貼的發放;已辦理上述手續者無需重覆再辦。 上述人士倘於本年8月31日或之前完成在生證明或核查手續,可如期於10月獲發殘疾津貼及敬老金;倘於8月31日後辦理相關手續,相關款項將於稍後發放。如欲查詢在生
澳門特區政府為體現對長者的關懷,凡年滿65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可申請敬老金,本年度金額為9,000.00澳門元,並將於十月份發放,預計敬老金受益人有超過10萬人。 凡持有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且於2021年內年滿65歲的長者,可向社會工作局辦理敬老金申請。此外,為對公帑管理及跟進受益人狀況的目的,社工局會定期進行“敬老金受益人核查工作",2021年抽查個案約860宗,並於7月底發函通知相關人士,